
葛彩霞: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个人简介:
葛彩霞,讲师,环保工程师,毕业于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主讲课程为石油化学、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油品分析。
所获荣誉成果:
2018年5月,参与山东省第三批省级品牌专业群化工技术专业群建设。
2018年11月获得全国职业院校石油化工及相关专业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
2018年12月获得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
2018年12月,主持并完成院级课题《石油化学项目化教学设计与方法研究》,并获校级二等奖。
2018年7月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9年5月,参与山东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高职化工类专业服务区域化工产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研究。
2019年6月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9年6月,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评价研究”(省级课题),获一般资助。
2019年6月,主持并完成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石油化工课程思政元素的双轨同行融入机制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9年7月,主持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安全生产的智慧化工设备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
2019年7月获得校级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2020年4月,主持并完成2019年度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化工特色院校实践与文化育人的“五位一体”模式研究》。
2020年7月获得校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
2020年9月,主讲的《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被认定为2020年市级“课程思政”精品课(高职组)。
2020年12月,作为专业群负责人,申报的化工技术专业群被潍坊市评为高水平专业群。
2020年12月获得山东省产教融合专业(学科)骨干带头人荣誉称号;
2021年1月获得校级近“金牌教师”荣誉称号;
学术论著、论文主要成果:
2018年11月以第一作者在《山东化工》期刊上,发表论文《高职院校“石油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8年12月以第二作者在《智库时代》发表论文《产学研模式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高校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建设研究》。
2019年4月以第一作者在《山东青年》期刊上,发表论文《石油化工课程思政元素的双轨同行融入机制研究》。
2019年7月主编教材《高职化学》,世界图书出版社。
2020年5月,在《山东化工》期刊上,发表论文《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服务于高端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潍坊市为例》。
2020年10月,以第一作者在《山东化工》发表论文“化工特色院校实践与文化育人的“五位一体”模式研究”。
专业成长经历:
曾在石化企业从事油品分析、催化裂化装置工艺研发及烟气脱硫、脱硝等工作,具有多年炼化企业一线生产及研发、管理经验。
近三年,承担并完成中化弘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四期182学时《炼油工艺基础》理论和“常减压蒸馏装置仿真”技能培训,培训人次达1200人;承担并完成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一期12学时“常减压蒸馏装置仿真”技能培训,培训人次30人;承担并完成山东金诚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三期72学时《炼油工艺基础》理论培训,培训人次达1250人。